close


優格(yogurt或yoghurt)又稱為酸乳、酸乳酪、發酵乳、酸奶、優格乳,

它在世界各地有各種不同的名稱,例如:


蒙古人把它叫做koumiss
回教國家稱之為kefir
印度人稱之為chass
芬蘭人稱之為ropa
薩丁尼亞人稱之為gooddu
智利人稱之為skuta
冰島人稱之為skyr
美洲未開發地區的人稱之為buttermilk
同一種東西在一同地有這麼多不同的名稱,這事實告訴我們優酪乳正確有悠久的歷史,及不明的身世。

  相傳發現血液循環的希臘大醫學家Galen(西元130~200年)常建議他的病人吃優酪乳,因為優酪乳可淨化全身系統,對人體有益,尤其是有膽道疾患的病人


在法國,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Francois一世皇帝曾命令他的御醫去找一種可以讓他回復年輕活力的藥物,御醫找來找去,都告失敗,許多醫生送了許多秘方及療法給御醫,沒有一種有效,最後有一位醫生想起君士坦丁堡(以前是土耳其的首都,今名伊斯坦堡)有一種秘方相傳可以延長壽命及增加活力,他們立刻將一位來自君士坦丁堡的醫生送回君士坦丁堡去取秘方,這位醫生一路趕著他的羊群走回法國,口袋裡裝著優酪乳的寶貝菌種,優酪乳就這樣傳入法國,法國人因此將優酪乳叫做長壽牛奶(lait de la vie eternelle或milk of long life)。

  關於優酪乳的起源,據說優酪乳起源於東方或中亞的遊牧民族,之後才傳入西方,但確實的發源地仍待考證。


有一種說法認為蒙古帝國的創始者成吉思汗是把優酪乳傳到歐洲的人,蒙古人把馬乳、駱駝乳或牛乳在太陽下曝曬,除去水份後製成乳餅分給士兵,士兵將乳餅放入裝水的皮袋裡,隨身攜帶,乳餅吸水後逐漸發酵,就成了優酪乳,稱為庫蜜思(koumiss),故優酪乳是蒙古大軍的重要食物和藥品,它可能也是蒙古強盛的原因之一,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中曾記載韃靼人(蒙古人)飲用大量「庫蜜思」一事。但成吉思汗把優酪乳傳到歐洲的說法可能有問題,因為早在成吉思汗發跡以前,三大宗教都有關優酪乳的傳說或記載。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即佛教、回教及基督教,有趣的是這三個宗教都有優酪乳的傳說。

舊約聖經說猶太人的始祖亞伯拉罕以優酪乳和牛奶招待三個天使,亞伯拉罕且因經常服食優酪乳而享高壽。基督教的另有一種說法是天使將製造優酪乳的方法透露給先知亞伯拉罕,使亞伯拉罕得以活到一百七十五歲,並在他一百歲時還生了一個小孩。另外根據舊約聖經,摩西說優酪乳是耶和華賜給人們的食物,大衛王也曾把優酪乳賜給士兵。優酪乳和長壽有關的印象可能來自這些傳言。

  回教始祖穆罕默德也曾利用優酪乳來傳教,他把優酪乳製成的黃褐色乾燥發酵種給病人,告訴他們:「這是神賜的靈藥,泡在牛奶中一起喝,病就好了」,信徒回家將發酵種泡在牛奶,就成了優酪乳,因此,回教國家的人民稱優酪乳為「穆罕默德的飲料(the drink of the Prophet)」。
現在大家知道,優酪乳對生病的人確有補充體力及增強抵抗力的功效

  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很重視乳糜及乳製品,事實上釋迦牟尼即曾受牧手女供養乳糜之恩。在大般涅槃經第二卷裡,釋迦牟尼自述:「善男子,如來之身已於無量阿僧祗劫不受飲食,為諸聲聞說言,先受難陀波難二牧牛女所奉乳糜,然後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實不食」。

  關於酪、穌(同酥字)、及醍醐等系列乳製品,大般涅槃經第十四卷裡有著名的記載:「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六波羅蜜經第一卷也說:「一素坦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達磨,四般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此五種藏教化有情,
隨所應度而為說之。…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穌熟酥、及妙醍醐,契經如乳,調伏如酪,對法教者如彼生除諸病,令諸有情自心安樂,總持門者,契經中最為第一,能除重罪,令諸眾生解脫生死,速證涅槃安樂法身」。

  大般涅槃經及六波羅蜜經所說的酪、生穌、熟穌及醍醐等乳製品,其中的「酪」可能是乾酪、乳酪或優酪乳,「穌」即是酥或酥酪,是酪的浮皮,而醍醐則是酥酪上的一層油,是最後及最好的乳製品,能治百病,釋迦牟尼佛以醍醐譬喻最尊貴的佛性,可見推崇之隆了。


酸乳酪的傳統用法

  優酪乳是乳酸桿菌使牛奶發酵後的產物。新鮮的牛奶保溫放置一段時間後,細菌會改變牛奶的成份,稱為發酵,發酵後的牛奶即是優酪乳。

在西亞的亞美尼亞及喬治亞,優酪乳是治療結核及傷寒症的藥物。

在俄羅斯,嬰兒很少腹瀉,因為他們的母親用優酪乳來斷奶,而不用牛奶。

在巴爾幹半島,優酪乳的用途就更廣了,除了用來治療肺炎、下痢、便祕、胃炎、痛風、咽喉炎、疲勞、肝病、腎病、神經病患外,也被當作婦女的潤膚乳及護髮洗髮乳,巴爾幹半島的女人以皮膚的膚色美麗及細緻出名,一般都歸功於用優酪乳美容:

在東方的中國,醫學典籍裡面有關於一系列乳製品的記載,只是名稱不叫優酪乳。例如明朝大醫藥學家李時珍鉅著本草綱目裡就有關於乳腐、酪、酥、及醍醐的記載,如此分開詳述,顯然中國人很早就對一系列乳製品有很深的瞭解。

乳腐又名乳餅,關於乳腐,李時珍認為「諸乳皆可造,今惟以牛乳者為最勝爾」,其造法是:「以牛乳一斗,絹濾入釜,煎五沸水,解之,用醋點入,如豆腐法,漸漸結成,漉出,以帛囊之,用石壓成,入鹽甕底收之」。關於乳腐的療效,本草綱目的記載是:「主治潤五臟,利大小便,益十二經脈微動氣。治赤白痢,切如豆,大麵拌酸漿水,煮二十沸,頓服,小兒服之彌良」。

關於酪的療效,本草綱目的記載是:「氣味甘酸寒無毒,主治熱毒,止渴解散發利,除胸中虛熱,身面上熱瘡肌瘡,止煩渴熱悶心膈熱痛潤燥利腸,摩腫生精血,補虛損,壯顏色」。關於酥的療效,本草綱目的記載是:「沙牛白羊酥,氣味甘,微寒無毒,主治補五臟,利大小便,治口瘡,除胸中客熱,益心肺,除心熱肺痿,止渴止嗽止吐血,潤毛髮,益虛勞,潤臟腑,澤肌膚,和血脈,止急痛,治諸瘡,溫酒化服良。犛牛酥氣味甘平無毒,主治去諸風濕痹,除熱利大便,去宿食,和諸膏,摩風腫踠趺血瘀」。關於醍醐的療效,本草綱目的記載是:「氣味甘,冷利無毒,主治風邪痹氣,通潤骨髓,可為摩藥,功優於酥。添精補髓,益精添骨,久服延年,百鍊彌佳。主驚悸心熱頭疼,明目傅腦頂心,治月蝕瘡,潤養瘡痂最宜」。


資料來源:郭正典【臺北榮總呼吸治療科主治醫師】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DhbzBJiRFChOinMRc.8-/article?mid=17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i 的頭像
    Ani

    愛 妮 優

    A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